本文为 其乐用户(UID:1298684) 发布的原创文章,转摘前请联系该用户获得许可
本帖最后由 1298684 于 2022-4-8 11:18 编辑
本作是一部以拯救为核心,直击人心的优秀视觉小说,篇幅短小精悍,共情能力很强,非常值得一玩。
本作中文名第七境,英译名Seventh Lair,是2013年Seventh coat的高清重置版,因此在网络上搜索Seventh coat得到的结果会比Seventh Lair要多上不少。在游戏中你会发现本作依然是围绕着Seventh coat这个原来的译名进行的,译名的语义相近于Seventh circle,指代的是但丁的神曲,但丁在游历地狱时发现地狱共分九层,其中第七层为暴力。 第七境是由海市蜃楼之馆的角色构成的一个短篇游戏,与馆互为平行世界,因此没玩过馆的人也能无障碍地进行游戏,不过因为角色设定存在相似之处,玩过馆的人能体会到更多的乐趣。虽然因为篇幅原因(通关所需时间大致在2~3小时)导致剧情节奏过快,很多场景没有仔细描写,和海市蜃楼之馆存在一定差距,但仍然是难得一见的佳作,个人评分8分(玩过海市蜃楼之馆的人可酌情加1分)。
该测评不可避免的带有剧透元素,同时游戏中包含某些敏感的要素,请谨慎观看本篇测评。
还没打开游戏,你就能从游戏的发布时间看出作者满满的恶意——发布日期2022.4.1,嗯,这恶意已经多得漫出来了。
再往简介扫去——落魄游戏作家、热情女粉丝、新作将在愚人节发布、作者与玩家一同穿越到游戏中、纯情与绝望的网站联动型meta幻想故事。颓废系主角穿游戏世界,嗯,很经典,很愚人节,至于绝望,画重点,晚点要考。
进入游戏的时候,我是非常满意的,开头的动画主要是西洋的雕塑,带有一丝阴翳,配合万福玛利亚的bgm,整体风格非常统一,和海市蜃楼之馆带给人的印象较为相似,给老玩家一种非常舒服的熟悉感。 然而让我惊喜的是,开头动画一结束,整个游戏的风格就完全变了——像素风格的起名界面、欢快的bgm、离谱的旁白、画风迥异的职业卡牌,无一不在告诉我们,主角确实穿越到游戏世界里了,接着失去部分记忆的主角就开始了他的冒险之旅。
游戏大概前三分之一还挺温馨,至少表面上是温馨的。我们的落魄游戏制作者发现跟他一起穿越进来的都是他的粉丝!诶嘛,想想这个世界的活人都是玩过他游戏的粉丝,而且都是4.1坐在电脑前等着他发布新游戏的忠实粉丝(黑粉),这多是一件美逝! 在这一部分里,编剧将他碎碎念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大段的对话、有趣的事件将游戏里的角色塑造的相当立体形象——在工作中不得志、但又带有点中二病的男主米歇尔,活泼开朗又带点腹黑的小妹妹奈莉,将傲娇发挥到极致的喷子雅各布......同时在冒险的途中,男主渐渐恢复自己的记忆——主要是和自己老婆的纯情恋爱史。
就我个人来看,这一段真的相当有趣。比如游戏的出生村庄借鉴自其他名作的出生地——只是倒过来写了;比如一行人没有战斗技能遭遇史莱姆后只能逃跑;比如新手村找领主拿物资结果把领主(玩家)领走了物资没见到;再比如新手任务其实是强制团灭事件,然后发现boss也是玩家...可以说是相当无厘头了。
这一部分也相当真实感人。随着冒险的推进,主角的回忆慢慢揭晓,回忆中的主角是一个基层游戏制作者,他有自己的小站,制作自己的游戏,有着为数不多的粉丝。他在追逐理想的途中历经挫折,不断努力,但可能是天分,可能是时运,他始终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没钱,没工作,却还打算继续做自己想做的事。他渴望得到他人认可,渴望做出成功的游戏,渴望......女朋友。但同时他又是自卑的,面对突然出现的、一个能理解他、对他心生向往的女主,他害怕这一切是假的,害怕自己被拒绝,他独自逞强,却又看问题消极,所幸他还有一些勇气,终于他们在一起了,她成为了他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这一切都很幸福。
游戏的第二部分是从接受新玩家——艾德开始的,这名自带duang特效(走路会使大地震颤)的玩家在穿越后得到的身份赫然是四大魔将之一。身负格斗技的他一剑便将另一只魔将枭首,一剑落,血满屏,而他杀戮时满足的神情印在了男主的心中。自此,游戏的画风好像正常了一点,但是整个基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
讨伐完魔将后,主角团发现艾德好像不怎么熟悉游戏,当问到有没有接触过RPG的时候,艾德是这么回答的 ......一个状况外的玩家出现了。
编剧会把一个能打的战力担当丢在主角团里让他们平推Boss么?显然不会,前一秒大杀四方的冷酷拽男艾德在看到引导NPC的瞬间丧失了理智。发现心爱的青梅竹马保琳变成了只会重复固定对话的NPC,艾德失了分寸;而当保琳说出魔王占领了公主的身体,想杀死魔王并救出公主需要主角团献祭一人时(或者不献祭把魔王和公主一起打倒),艾德主动站了出来—— “我不得不去死,因为保琳希望我去死” “即便那是什么游戏台词——” “既然是她所说的话,那便有意义” “她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是有头绪的” “是我——” “杀了保琳” ......
画面转向回忆视角,艾德的真实身份是荷兰斩首魔——一个典型的反社会人格。 艾德从小就知道自己的不同,他接受过教育,清楚地认知到自己的内心不存在善意。 他的欲望是尸体,从虐杀动物,到杀死人类,他知道他在犯罪,但只有这种行为能够给他带来快乐。 怪胎的他遇上了纯洁善良的青梅竹马,他爱上她,知道自己不该破坏她的生活,因此仅仅是一直维系着发小的关系。 纸包不住火,艾德的罪行被曝光于世,他被通缉了。 保琳把他接回家,此刻她仍然相信他的发小是无辜的。 “保琳,人一开始就都是我杀的”艾德坦白了一切 坦白了自己的本质,坦白了对她的欺骗 她哭了多久呢,反正是哭了很久 她拿起了电话 这样就好。报警吧。凶手在我家里,快来抓他——只要这样告诉jc就好 下一个瞬间,她把听筒砸了 “陪我......一个星期” “保琳......?” “然后......请你去自首” “你为什么不现在就报警.......?为什么要藏我?你会有风险——” “因为!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你!” .......
他们度过了愉快的一周 在愚人节的那天晚上,艾德准备好第二天自首 保琳打开了男主的游戏网站 刚洗完澡的她是那么妖艳,她一边期待着新游戏的内容,一边和艾德闲聊着。 游戏下载好了,她兴奋地说着,回过头望向艾德 艾德下意识地把她拉倒在地板上 然后朝着喉咙咬了上去 他的欲求误解了一切 他对她的喜欢、他对杀人的渴望 是同一种感情 他无比地,想要她的尸体 .......
主角团拿着献祭艾德得到的匕首,以玩笑般的方式干掉了魔王,解救出了公主——同时也是最后一名玩家。随着音乐的响起,充满乱码的结束语缓缓上升,游戏的一周目结束,而玩家依然困在游戏中。
感觉再写下去就全剧透完了,因此这段略写一下,着重表达一下我对游戏、以及作者想表达出来的东西的一点见解。
在揭开艾德的真实身份后,主角团们开始思考如何真正通关,随着事件的进行,一个个玩家揭开了他们的真实身份,他们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自身的问题,借由网络寻求一丝慰藉。而最终神使的出现,才为一切敲下定论——男主因为种种原因黑化,将极端负能的视频当作游戏传上了自己的游戏平台,神使为了拯救这些即将被男主负面情绪霍霍的人,将玩家集体引入了这个以男主游戏作为背景的异世界......最后玩家各自安好,男主坠入第七境,坠入途中遇见升往天堂的女主......作者好刀法。
我真的相当佩服作者,在短短的一部2~3小时的视觉小说里,他能够融入那么多的元素,虽然篇幅都不大,但是却能给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反社会人格,本文牵扯到的反社会人格具有较强攻击性,杀24人;缺乏羞愧性,不对杀人这种事抱有愧疚感;行为受偶然驱动,单纯因为克制不住欲望而杀戮;社会适应虽然不良,但是能够做好掩饰,装作乖孩子。
运用这种人设是有极大风险的,首先反社会人格是对社会有极大负面影响的,其次他们的思想与价值观都与常人迥异,不可能轻易被人接纳,尤其是杀戮的行为很容易造成他人反感。但是作者在这方面做的就很好,一方面略写了过去的杀戮,着重描写了爱与欲望混淆带来的悲剧爱情,赋予反社会人格者爱情,让人们更加为之惋惜,另一方面将反社会人格坦然送去领便当,也符合大多数人期望——确实救不回来,二人共同死去可能就是最好的结局了。不过用纯洁的爱情配上反社会人格,也能引人深思,如果我们在平时更加关心对方一点,是否能够改变对方。
接着是套马甲,因为遭受校园霸凌所以幻想自己拥有一个类似于哥哥的保护伞,这种事确实是真实存在的。鉴于网络的隐秘性,人们可以拥有多个马甲,使用不同账号为自己塑造不同的身份,人们隐藏在自己捏造的身份背后,甚至可以自己与自己演独角戏。 虽然套马甲确实很快乐,但是这种快乐只是空中楼阁,完全建立在捏造的身份之上,当有一天虚拟身份被揭穿,虚拟世界就会轰然倒塌。
然后是抑郁症,游戏中的抑郁症也相当典型——一个年龄不小却一事无成的人,既找不到工作,又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为了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只能不断地编造谎言,通过轻蔑他人使自己在心理上占优。但这些都是谎言,说谎者内心充斥着焦虑,这样的人不容易交到朋友,更缺少人交流,久而久之就陷入了抑郁。
最后是跨性别者,我的评价是作者真敢写啊......本文出现的是跨性别男性——即出生时为女性,自我认同为男性。因为是跨性别者,害怕受到歧视,所以不敢和网友坦言自己的处境;因为是跨性别者,所以即使想做变性手术也不被人理解;因为是跨性别者,所以不敢向心爱的女孩告白,反而是把她推向了自己熟知、信任、认为最合适她的男性朋友。(最后一点真的合理嘛?)
虽然作者在游戏中融入了很多元素,描绘了很多种痛苦与救赎,但真正最重要的,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还得是米歇尔。甚至有理由怀疑米歇尔是作者的化身,就算不是,起码也寄托了作者很多的哀思。
因为是男主,所以米歇尔这个角色贯穿了始终,通过和他人的交流,自己的回忆,米歇尔这个角色真正地立了起来。
米歇尔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正因为普通所以容易使人代入进去,能够和大多数人产生共鸣。
他中二,网名叫Dark†Knight;他胆小,拿着勇士的职业却想缩在后排;他坏心眼,想搞高难度任务刁难玩家,他有着大多数人都有的缺点。
他活在社会底层,却仍然怀揣着自己做游戏的梦想,即使不被看好,他依旧有着自己做游戏的理念,不肯向现实屈服,他有着大多数人都有的坚持。
他曾幻想进入游戏公司就能尽情制作自己想做的东西,认为自己的游戏能受万人喝彩,他有着大多数人都有的幻想。
但是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他也同样。经历了生活的挫折,自己的心血被他人否定,自己做的游戏下载量少的可怜,他迷茫,他挣扎,他变得可怜而又自卑,像大多数人一样。
他是幸运的,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他有着自己的朋友,有一小批忠实的玩家,最幸运的是,他遇见了她——吉赛儿,一个能理解他、包容他、接受他的一切的天使。
他也是不幸的,好景不长,吉赛儿患上癌症。前一秒手术成功恢复健康,后一秒因为年轻癌症扩散,这一对终究阴阳两隔。
他是那么的努力,在吉赛儿弥留之际,为了满足她为游戏唱主题曲的心愿,他从零开始学习作曲。他的努力在现实面前又是多么的没用,主题曲一经发布就收获了许多负面评价,面对吉赛儿期冀的眼神,他只能用谎言去应对。 一个在底层苦苦挣扎的人终于见到了太阳,然而命运又很快夺走了他的太阳,甚至于他为太阳谱写的赞歌都被世人唾弃,他的崩溃可以预见。
从一开始失去生活的希望,断绝了生活的联系,过起了僵尸一般浑浑噩噩的生活;到凭着仅有的一丝身体记忆,寻找支撑自己活下去的希望,却又被恶意击溃;最后被恶意覆盖,放弃生存的希望,带着毁灭一切的意识成为恶意的传播者,令人唏嘘又令人同情。
所幸作者的本意是拯救,在相互沟通、理解、包容中,恶意终会被驱散,但既然做错了事,就得背负起责任,下地狱的他与上天堂的她死后无法相会这一件事又不免令人惋惜。也许当他赎尽罪孽的一天,他们能在天堂相聚。
作为海市蜃楼之馆系列游戏的老粉,我真的对这个系列又爱又恨,我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系列基本都是刀,但又忍不住去玩,然后被刀的嗷嗷叫。
本作与海市蜃楼之馆的核心都是救赎,区别在于馆描绘的是一个非常详尽的故事,你的感动是由这个虚构的故事带来的,而第七境更贴合现实,非常容易使人共情,代入这些角色,体会到他们的快乐与辛酸。
本作在打破次元壁上确实有一手,米歇尔的设定是游戏制作家,且有一个独立的游戏平台,因此作者单独为米歇尔设计了这样一个网页——极乐天堂(不知为啥点进去显示是极乐大堂......格调瞬间降低了),在这里有更多的关于米歇尔的介绍、米歇尔制作的游戏(当然是虚构的并不能玩),最有趣的是留言板,在游戏中搞清各个角色的网名之后,你就能感受到他们水论坛的活跃,感受到他们各自的性格,角色更加立体贴近现实(在这里你甚至能看到奈莉妹妹做的小饼干)。
一如既往发挥优秀的还有音乐,和馆一样,本作没有cv,没有任何的角色配音,虽然有些许可惜,但是说真的都有音乐了还要cv干什么(暴论),虽然好像很夸张但确实本作的音乐就是优秀到能够遮蔽cv的。
本作还是有些许不足的,可能是因为篇幅过短的原因,没有设计选择章节的功能,导致通关一遍之后想精准体验某一章节还得从就近存档点开始(可我没有存档!),后来发现设置里可以设置每章自动保存......可你为啥不提前说一下。
再有就是因为篇幅原因,除了男主米歇尔以外的角色剧情描述都不是很详尽,没有玩过海市蜃楼之馆的人可能会对某些角色的行为方式产生一些疑惑(说得就是你艾德),也会觉得人设可能有些不够丰满,剧情节奏略快。
但是这些问题在玩过海市蜃楼之馆后就会迎刃而解,因为两个游戏在角色设计的本质上都是有极大相似性的,可以说他们的人设在大体上是相同的。在玩本作时将馆的人设代入其中,不仅不会发生冲突,而且还能引出更多的乐趣(比如馆里的成功商人雅各布在本作变成失败者家里蹲——大快人心,这货就该被虐虐,但是他们本质都是傲娇的)。
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短篇第七境真的发挥的很出色。
如果说,所谓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在你面前毁灭,那么本作的作者显然更加残忍,他在你面前一片一片将拼图拼好,紧接着又将它打散,顺手还藏起了几片,或许你还能将它还原,但总会缺少几片。 本作的核心是拯救,通过描绘米歇尔与多位玩家的故事,牢牢地抓住玩家的心,使玩家同欢喜,共悲情,在沉沦于凄惨的剧情之中的同时,引起对于现实的反思,有些悲剧是不是早一步发现就能够避免,有些事情早一步说开是不是就能走向幸福?
作者通过本作不只是想描绘一出沉痛的悲剧,还有对特殊人群的关怀,对交流、理解、沟通的呼吁,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相互支撑才能走得更远。
本作也许篇幅有限,但毋庸置疑是一部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