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商店,Steam评测区 | 其乐相关帖,SteamDB,AStats,SCE,Barter | Steam客户端中查看,入库或安装 | 复制ASF代码
早一段时间,在手机上刷刷视频,看看小说经常能刷到指挥蚂蚁的弱智氪金手游包装着精致的动画CG,原型就出现在这款RTS游戏。
《地下蚁国》(Empires of the Undergrowth)是一款玩家在微观视角下看大自然底层生态的即时战略游戏,玩家在游戏中扮演蚁后,通过信息素指挥种族内的蚂蚁进行种类生产、外出觅食或者与别的蚂蚁、昆虫甚至还有科技合成昆虫(寄居蟹和蝎子组合体、蜻蜓和蜘蛛组合体,BYD的科学家2)等生物进行战斗、攻略领地、抢夺食物。
和常见的RTS题材不同,本作角色是微小的蚂蚁与昆虫,玩惯了人类士兵题材的RTS,再玩这个会很有趣。印象中玩过类似题材的是《禁闭求生》,不过不是一种类型的游戏。玩法上来说,就是常规中玩家扮演指挥官角色领导工具打开战场,而在本作中玩家扮演不能行动的蚁后,需指挥各种类型的蚂蚁(工蚁、兵蚁、木蚁、切叶蚁、火蚁以及本次新出DLC中的自爆蚁等等等等,种类繁多),分别指挥做不同的事情(挖洞啊、筑巢啊、觅食啊、战斗啊等),一边是以食物为主的资源管理,同时需要指挥蚂蚁进行战斗、御敌或者完成其他的任务要求。
我目前玩了十多个小时,故事部分的流程还差一点通关,难度基本都为“一般”难度(游戏面对不同玩家设置了多个难度,无论是RTS新手小白、普通玩家或者硬核挑战玩家,都能选择喜欢的难度)。故事的开局基本都是俯视角看地下一个蚁后带几只工蚁,工蚁进行初期的挖掘、筑巢、觅食,然后生产各种兵蚁用于战斗、觅食。游戏里绝大部分的操作都与食物挂钩(建造、筑巢、升级、喂养等),所以资源管理上以食物为主,其他为辅。在故事模式中,玩家的行为一句概括就是发育-造兵,然后完成任务,故事模式中任务完成要求有好几种(比如存活几天、击败别的蚁群、抢夺多少资源、打败关卡BOSS),同一个任务也会有不同的完成方法,就说抢夺资源这个故事任务,玩家所操控的蚁群和另一个蚁群在同一个区域中进行资源抢夺,任务要求是比敌方先收集1w资源,正常赢就是比敌方快,但实际游玩,玩家不仅可以用这一个取胜方法,还可以编队分工,一支队伍专门收集资源,另一支队伍去拦截敌方收集,更或者还可以整编扩大兵蚁队伍,指挥各种类型的战斗蚁群,直接进对面巢穴把敌方蚁后一把端了,也能胜利。游戏在结算界面也会有成就显示,告诉玩家可以打开思维进行游玩。刚刚说到编队,游戏的编队系统很简单,支持六个编队,对里兵种自由搭配,然后指挥不同的队伍做不同的事,但我实际游玩起来,绝大部分的时候就两队,一队工蚁做后勤之类的,一队战斗和外出觅食,很少时候会开三队操控。游戏中可以升级,花费相同的食物能将巢穴等级提高,所饲养出的蚂蚁也会升级,数值有所增加,最多到三级,绝大部分的三级蚁会有一些附带的效果(比如攻击会减速、死前护甲变高、攻速提升等等),简单的说就是产生质变,单兵能力更强,在培养皿中的战斗蚂蚁数量受限,数量没法无限扩张,必须提升质量。
除玩法外,本作在画面、音效、细节、科普等方面也表现优异。画面很还原自然情景;音效会随着蚂蚁军团时而激昂时而缓慢;动作细节也很到位,特别是蚂蚁觅食和切叶蚁搬叶子回家一晃一晃的动作;游戏尤其值得称赞的是旁白的设计部分,真的有那种小时候看动物世界或者大自然类纪录片那味了,感觉非常棒,游戏的灵魂之一。
本次的版本替换体验不错。场景美术进行了一些重制(雨林、海滩等),画面和材质的更新,更加真实与自然;一些种类的蚂蚁模型、纹理、动作有进行优化,一些敌对的大中小型生物(螳螂、蜘蛛等等)进行细节处理。增加了几个战役关卡,和自定义的地图,修复N多数值失衡和BUG,玩起来正常多了。一起上线的自爆蚁DLC,带来了自爆白蚁工蚁和自爆兵蚁两个新种类,两种自爆以及进化效果有所区别,前者刚出生可做工蚁的后勤活动同时随存活时间储存自爆伤害,造成混乱。后者则是自爆造成伤害同时留下有毒液体对地方减速和持续伤害;蚂蚁种类的丰富增加了游戏的可玩性。
一些缺点。游戏的策略性不太足,蚂蚁种类虽然丰富,但实际战斗中更多需要的是合理的搭配,而不是用兵的策略。玩家不太能对一支小队作路线规划,在战斗时即使我能指挥两队进行前后包抄,也没啥实际的效果,反而不如一窝蜂的上提高效率。虽然关卡的成就追踪能提醒玩家致胜的方法不只一个,但追其根本就是发育壮大一条路。然后一些蚂蚁AI行为逻辑偶会发生BUG然后循环绕圈。蚂蚁的种类还是需要再丰富点,创意工坊也要开放。
|